什么是跨步电压?有哪些防护措施?
当架空线路遭雷击时,落雷点与引下线的电势相同,电流就会从引下线的落地点向大地流散,于是地面上以引下线入地点为中心,形成了一个电势分布区域,离入地点越远,电流越分散,地面电势也越低。如果人或牲畜站在距离引下线8~10米以内。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,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。人受到跨步电压时,电流虽然是沿着人的下身,从脚经腿、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,没有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,好像比较安全。但是实际并非如此!因为人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作用时,双脚会抽筋,使身体倒在地上。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流增加,而且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,完全可能流经人体重要器官,如从头到手或脚。经验证明,人倒地后电流在体内持续作用2秒钟,这种触电就会致命。
跨步电压的防护措施
一、紧急情况下的个人应对
缩小步距或单脚跳离
发现电线断落或疑似漏电区域时,立即并拢双脚站立,避免跨步移动;如需撤离,应以单脚跳跃或双脚紧贴地面缓慢平移,减少两脚间电压差。
不可奔跑或大步跨越,否则步幅越大,电压差越高,触电风险激增。
划定安全距离并报警
远离故障点至少8米(高压环境需扩大至20米),立即拨打电力急救电话,避免他人靠近。
二、设备与工程防护
接地装置优化
电力设施需设置“均压环”或网格状接地网,分散地表电流,降低电位梯度。
高土壤电阻率区域可添加降阻剂或采用深井接地技术。
绝缘防护装备
在电力作业或雷雨天气野外作业时,穿戴绝缘靴、绝缘手套,阻断电流路径。
三、公共安全与监测技术
智能监测系统
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地表电位分布,搭配声光报警装置,及时警示危险区域。
部分城市试点“智能地砖”,通过LED显示安全撤离路径。
基础设施防护
变电站周边设置绝缘围栏或铺设碎石层(碎石电阻高,可抑制电流扩散)。
雷击高发区安装避雷针并定期检测接地系统有效性。
四、公众教育与应急预案
社区培训与标识系统
普及“看到电线落地,先静止再呼救”的应急口诀,公共场所设置图文警示牌。
学校、工厂定期开展触电急救演练,教授心肺复苏术(CPR)。
灾害天气预警
雷暴天气避免在高压线、大树下停留,户外活动尽量穿胶底鞋。
了解更多防雷知识,请咨询:156335814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