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防雷接地系统都有哪些要求?
一、检测依据:
国家标准
《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》GB 12158-2006 《
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》GB 14050-2008
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GB 50303-2011
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 50169-2016
《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》GB/T 50065-2011
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GB 50057-2010
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》GB 50343-2012
行业及国际标准
《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》DL/T 620-2012
《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》IEC 61312
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》GB 50150-2016
二、现场分析
根据国家现行《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》(GB 14050-2008)和《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》GB 12158-2006 以及实验室设计要求,实验室的接地分类根据其重要性、使用性质、发生静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来确定。实验室及相关设备应划为重点静电防护对象,并按照不大于0.5欧姆防静电接地电阻进行设计施工。实验室底部地板已经做了防水防腐防静电处理,实验室门口需要加人体静电释放器 ,当有人员出入的时候,人员触摸人体静电释放器,消除静电。防静电接地需要单独引出连接到解析系统,防静电引出设备接地线需要合理布线,尽可能的采用管槽等辅助设备保持实验室的布线合理,接地引出点应采用预留端口并单独引线的方式。
三、接地型式(共用接地)
1、人员静电管控 在实验室主入口处需配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,所有进出人员必须通过该装置进行静电泄放,确保进入人员的体表电位与实验室电位环境一致。
2、等电位系统构建
区域划分设计:三个独立实验室分别设置局部等电位箱,采用 40mm² 铜质跨接导线将室内设备进行环形电气连通,形成独立等电位环网。大厅区域单独构建等电位环网,使用相同规格导线连接所有设备,并设置独立等电位箱。 系统集成方案 各区域等电位箱通过 50mm² 铜芯干线引至大厅总等电位箱,形成三级等电位联结系统。总等电位箱采用 40*4mm 热镀锌扁钢作为引下线,通过专用卡槽固定,最终与接地网可靠连接(接地电阻≤1Ω)
3、施工技术要求 线路敷设规范 墙面走线采用金属线槽明敷,地面线路实施暗敷工艺,所有管线与原有设施保持 200mm 安全间距。穿越防静电地面时采用绝缘套管保护,确保不破坏 2mm 厚防静电涂层。 连接工艺标准 铜导线连接采用液压端子压接,搭接长度≥100mm,连接处做搪锡处理,不同金属材质连接时设置过渡接头,防止电化学腐蚀。
四、防雷接地技术要求
根据现场情况以及土壤环境,接地电阻目标为0.5欧姆,因此需要采用极低电阻的防雷接地材料,同时采用土壤回填优质土壤,配合离子缓释剂,长效的保持接地电阻的阻值小于0.5欧姆。 根据国家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(GB50057-2010),接地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雷装置的基础,本次接地系统我们要求接地值为0.5欧姆,为了使雷电流更好的泻入大地,保证机房或系统的接地阻值,还应尽量减小引下线的电阻值。 因此本方案采用水平开挖和深井接地两种相结合的方式组合接地,水平开挖的长为26米,宽为10米,并在四个角做10-15米左右的深井,根据地质情况进行打井,然后接入零欧接地体。有些环境下,如城市硬化路面、不能大面积开挖的情况,类似不具备可以开挖的场地,可采用深井接地的方式进行降低接地电阻;深井接地是一种垂直开挖的接地方式,采用打井的方式,在选定的位置,根据计算,选择合适的深度和直径。材料采用纯铜或者镀铜接地材料,依次放入零欧接地体,并注入降阻剂,可有效保证防雷接地系统目标的完成。